【信•青年 ④】“80” “85” “90” 他们正年轻

作者:工会融媒体宣传协会

发布时间:2022-04-30 10:54:28

阅读次数:

【信•青年 ④】“80” “85” “90” 他们正年轻(图1)

百年风雨兼程,我们热血不凉

曾经的你们 矢志报国

今天的我们 传承理想

不啻微芒 造炬成阳

红色的旌旗 迎风飘扬 

青春的梦想 豪情万丈 

以匠心致初心,共筑强国之路

——西安院城建院团支部

       在城建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同样拼搏上进,他们年纪各不相同却有着共同的目标,他们专业环环相扣却也能各自精彩,今天团团就带大家认识一下城建院的小伙伴们。

“80后”的领军者

       林仕宽,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暖通专业,高级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现任城市轨道与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2006年以来,他参与和主持的地铁项目多次荣获陕西省、集团公司优秀工程设计奖,他也多次荣获西安院、项目部优秀员工称号。

【信•青年 ④】“80” “85” “90” 他们正年轻(图2)

       06年的夏天,林仕宽成为了中铁西安院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由此开始一段长达十七年的不解情缘。至今,他参加了十余座城市的地铁项目设计,其中大多数是全线难度最大的枢纽站、异形站、车辆段综合基地等,这促使他总是要“虑人所不能虑”。

     在他看来,年轻人就要去挑战有难度的事情。新冠疫情以来,全国各地新建、改建传染病医院。2020年,西安院接到西藏某医院一座三层建筑改造传染病医院的设计任务,对于城建院及城建院的设计师来说,这是一个新的领域。负压通风,是传染病医院防止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在他人看来难以逾越的行业壁垒,在技术过硬的他眼中绝非不可逾越的高山。现场踏勘期间,他因为高原反应严重不得不撤到后方,彼时大家都劝他刚下高原要多休息,但“工期就是命令”他毅然主持完成了传染病医院负压通风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

       作为暖通专业院副总工程师的他,始终坚持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深深影响着暖通专业的每一位设计人。在每个项目的方案评审中,他和暖通设计团队不仅能够做好本专业的设计工作,更能对项目整体的方案优化提出合理的意见,为提升项目设计质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文件设计质量上,他同样是大家的榜样,地铁车站的综合管线设计十分复杂直接关系着现场施工的质量和进度,而他的设计成果却是绝对的“免检产品”,他不仅要求自己做到更好,也把自己在实践中摸索的设计经验总结起来与同专业的设计人员分享交流,在他带领下暖通专业形成良好的经验交流氛围。他认为设计者不能脱离现场施工,否则就会犯闭门造车的错误,因此在施工配合中,他总以身作则,无论严寒酷暑只要需要就一定会去去现场走一走、看一看,解决施工中的各种问题。

【信•青年 ④】“80” “85” “90” 他们正年轻(图3)

       十余年如一日,林仕宽就是这样从一名普通的设计人员一步步成为城建院“锲而不舍,精进不休”的领军者。

85后”的双子星

       刘超,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西安院城建院高级工程师。现任城建院工会分会主席,城建院安全评估板块项目负责人。先后荣获2019年、2021年中铁六院集团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并获中国中铁股份公司优秀工程设计奖、中铁六院集团优秀工程设计奖及咨询奖多项,注册有实用新型专利1项。

【信•青年 ④】“80” “85” “90” 他们正年轻(图4)

       他是困难面前的“智多星”,他是工会里的文艺骨干。

       2014年入职西安院的他充满热情与理想,带着一股执拗的劲儿,在工作岗位上开始了对地下结构工程领域的学习和探索。西安、石家庄、成都、贵阳、郑州等地的地铁项目,都有他一笔一划描绘的蓝图。

       面对各种困难,他总能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宝成线上跨人行天桥项目启动之初,考虑到建设场地周边居民出行直接从铁轨上穿过的现状给村民的出行带来安全隐患。他从现场踏勘回来后,面对建设场地周边环境复杂、交通闭塞,施工、吊装难度大的情况,他一遍遍的计算建模来优化方案,一次次赴现场指导放样,以确保施工不影响既有线路,最终在宝成铁路上画出了一座“爱心桥”,完美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出行问题。

       西安院建院六十周年文艺汇演上,由他策划和主演的小品《回家》因贴近职工生活而大受欢迎。排练中从台词、服装、道具、背景音乐、舞台场景、演员站位、情感表现等等细节,他都精益求精。舞台上他自己制作的闸机和飘着雪花的高铁站场景,让每一位在场的同事都如身临其境,想起共同奋斗的时光。

【信•青年 ④】“80” “85” “90” 他们正年轻(图5)

       西安院首届云拜年活动中,由他制作的团体拜年视频创意新颖,精彩纷呈,给大家送上了满满的新年祝福。因疫情导致视频无法集中拍摄,他便将内容详细到每一秒动作的拍摄教程,发给每一个演出人员,保证视频的质量。有封闭不能出小区的职工,他亲自上门送道具。他用他的热情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他用他的创意传递着温暖与感动。

       宁譞,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现任中铁六院西安院城建院高级工程师、西安院工会融媒体宣传协会会长。2011年以来,依托西安院城市轨道交通、铁路专用线项目,多次获得中国中铁优秀工程设计奖、陕西省优秀工程设计奖、中铁六院集团优秀工程设计奖,曾在2014年度荣获“中铁六院优秀团员”殊荣。

       他是冲锋在前的负责人,他是宣传工作中的“文曲星”。

【信•青年 ④】“80” “85” “90” 他们正年轻(图6)

       从业十一年来,宁譞以西安为起点,走南闯北,先后参与了广州、深圳、东莞、郑州、贵阳、成都等地共十余条线路设计、施工配合工作。担任西安院贵阳地铁项目设备专业负责人是他成长中的重要一步,从那时起他挑起了更重的“担子”从容的应对现场林林总总的难题。

       2019年为了应对石家庄3号线即将到来的繁重现场配合协调工作,他临危受命担任项目负责人,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带领项目部的兄弟姐妹实现了标段内全部物业结合方案落地,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奔波两地完成了施工配合及验收工作。石家庄封城时,他和陈诚坚守项目部一个多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疫情带来的困难,始终如一为业主提供技术服务。他与项目部全体成员的努力付出赢得了业主、总体总包单位的一致认可。也正是这一年他被评为城建院优秀项目负责人。

【信•青年 ④】“80” “85” “90” 他们正年轻(图7)

       在平时,他还是一名写作爱好者,在他笔下流淌的是对事业炙热的爱,工作多年他写了许多反映青年员工心声的文章。建院六十周年文艺汇演上,城建院的小伙伴们演出由他编剧的小品《回家》广受好评。2021年西安封城期间,他将歌曲《追光者》改编为《追梦者》,唱响了西安院青年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投身祖国建设的美好心声。担任融媒体宣传协会会长后,他先后参与了西安院《战“疫”日记》、《巾帼风采》、《披荆斩棘的“他们”》系列报道,为加强企业文化宣传工作、提升企业文化品牌发挥自己力所能及的作用。

       城建院闪耀的双子星,愿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点燃青春的火把,点亮属于理想的星空。

“90后”的郭小侠

       郭映超,现任西安院城市轨道与建筑设计院建筑专业工程师。曾荣获2021年度中铁六院集团先进女职工、中铁六院2021年度“喜迎建党一百年,青春兴企新征程”青年突击队竞赛先进个人、中铁西安院2021年度先进女职工等殊荣。

【信•青年 ④】“80” “85” “90” 他们正年轻(图8)

        谁说女子不如男,项目里才见真章。2016年刚参加工作的她,就被分配到了郑州项目部,作为我院地铁项目最集中的地区,这里也被称为西安院地铁人的“黄埔军校”。这一入“校”就是近两年的时间,项目部俨然成了她第二个“家”。白天现场施工配合,晚上熬夜画图成了她生活的常态。除此之外,她每天还要应对现场的各种“新”情况,这也让她明白图纸上的每一条线落到实际中都有千钧之重。这样的压力也给了她巨大的成就感,让她有了一步一步坚定走下去的决心。

        从郑州“毕业”的她回到西安,面对又是崭新的挑战。项目涉及范围广,每一个不同的项目都是新的突破。某办公楼加装电梯项目是我院首个高层加装观光电梯的项目,现场测量时她发现只有从室内窗户翻出才能通过钢爬梯到达办公楼屋顶。为了更准确的完成现场勘察工作,她便当了一回“蜘蛛侠”爬上了50多米没有安全栏杆的屋顶上如履平地般的完成了测量工作。每每谈起旁人无不惊心,唯独她潇洒一笑“我这也算当了一次超级英雄吧”。

【信•青年 ④】“80” “85” “90” 他们正年轻(图9)

       2022年在朔黄大中修项目中的亮眼表现更是证明了我们的郭女侠,不仅干得了三线换乘的地铁站,也能做成几十平的铁路配套房屋,更挑的起“急难险重”改造项目的重担。

       英雄出少年,她当之无愧。

结尾

       人生是一条征途,其长百年,其中崎岖必多于平坦,一路风雨兼程离不开志同道合者的互相勉励与扶持。未来,无论是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城建院的“80后”、“85后”、“90后”还有很多路要走、还有许多挑战需要面对,相信他们必将勇猛精进,一往无前。